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碳交易升温 单日成交量已超10月总量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30 16:57:17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临近,近期重点排放企业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11月26日全国碳排放配额(简称CEA)成交量已超过10月份总量。

履约截止日临近

碳排放配额交易升温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总体保持平稳。截至2021年11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020.13万吨,累计成交额约17.20亿元。

其中,今年7月至10月份,全国碳排放配额交易量分别为595.19万吨、248.85万吨、920.86万吨、255.30万吨,成交金额3亿元、1.17亿元、3.85亿元、1.07亿元。

今年11月以来,CEA成交量逐步放大。截至11月29日,本月CEA成交量已达1999.94万吨,成交金额超过8.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1月26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410.54万吨,总成交额1.74亿元,当日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已全面超过十月份整月数据,市场升温明显。

圣泉集团碳足迹管理部总经理柳成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碳交易市场活跃与履约截止日期临近有一定关系。”

就在今年10月2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要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柳成军认为,随着年度配额陆续分配至企业,有缺口的企业一定会在市场寻求配额,届时市场的交易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不过,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观望心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政策规定认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开展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测,导致碳排放配额存在缺口。另一方面,面对2-3万元的罚款,部分履约缺口大的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有选择放弃履约以罚代缴的想法。

有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3月30日,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集意见,计划年内发布实施。此草案修改稿对各主体单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处罚区间提升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各重点排放企业应及时按规定履行配额清缴义务,为温室气体控排尽到应尽的义务。

助力节能降碳

高排放行业将陆续被纳入

2020年,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在中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水电、风电、核电和光伏发电等能源仅占16%。要实现“双碳”目标,就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因此,能源格局的重构必然是大势所趋。

产业结构方面,则需要重点要抓住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这个关键。据中创碳投统计,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重点行业合计约占2020年度中国碳排放总量约80%,是排放主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立足国情推出了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2020年9月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二十多项政策文件,为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其中,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通过规范温室气体重点排放企业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责任压实到企业。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通过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进行,企业可以卖出或买入碳排放配额,使配额变资产、变资本。”前述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市场手段,有助于推动高排放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碳,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是全国发电行业的2162家重点企业。

此外,据媒体报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此前称,在电力被作为第一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后,建材、有色等行业明年有望纳入到碳交易市场中。传统的钢铁、化工、航空等行业,也会陆续纳入到范围内。

关键字:   碳交易 升温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