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国最大海上油气田渤海连续五年稳产3000万方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5-01-21 05:39:51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记者日前从中海油获悉,我国最大海上油气田――渤海油田已连续五年超额完成3000万方产量目标(渤海油田1方约合0.925吨),约占中国海油国内油气总产量的60%,累计向国家贡献2.5亿吨,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目前,中国海油在国内拥有渤海、东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四个主力油田。渤海油田矿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储层多样,油层分布复杂,稠油储量约占60%以上,有人把稠油比喻成塞在地下的面团,开采难度大。50多年来,渤海石油人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海洋石油特色的开发模式。随着一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渤海油田油气产量快速上升。

  坚持科技领先战略

  油田实现高产稳产

  2014年12月25日,渤海油田顺利完成3000万方产量目标,这是渤海油田连续五年实现稳产。

  熟悉石油行业的人都知道,上产难,稳产更难。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进程加快,勘探发现大油田的难度、老油田自然递减等都制约着渤海油田可持续发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上,渤海油田始终坚持科技领先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油田勘探方面,2014年,渤海油田勘探钻井53口,获得7个商业或潜在商业发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6亿吨。其中高效集束评价渤中8-4获高品位油藏,创造了渤中探区浅层油气层厚度的新纪录。渤中凹陷西南环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渤中22-1构造有望成为渤海海域最大天然气潜力区。油田生产上,自然递减率维持在较低水平,16个油田实现负递减。其中,海上稠油热采技术获得突破,由试验逐步转化为常规作业,渤海稠油热采“试验田”南堡35-2油田产量突破千方。优快钻完井技术继续推动降本增效,全年钻井428口,工作量创渤海油田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探井全年作业效率较去年提升22%,作业成本降低10%,开发井、调整井累积节省周期约500余天,综合提效11%,节省费用约11.27亿,降本达12%。

  经过多年努力,渤海油田从油气勘探、开发设计、钻完井到生产,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油藏描述、储量评价等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渤海绥中36-1油田试验区开发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上绥中36-1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开发关键技术”、“渤海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富集与优质亿吨油田群重大发现”、“渤海海域复杂油田开发技术创新―原油年产量突破1500万方”、“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油田群的发现”、“渤海海域复杂油气藏勘探”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方能源基地建成

  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渤海海上石油开采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先驱。

  1967年,我国海上第一口探井“海一井”出油,拉开了渤海油田生产史的序幕,也标志着渤海油田正式进入了现代工业生产阶段。经过50年的发展,渤海油田形成了以天津塘沽为中心,辐射环渤海“三省一市”(即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的资源补给、油气处理的油气产业布局。从2011年到2014年,渤海油田连续四年产值超千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机械制造、造船、电气、化学药剂、环保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从2010到2014年,渤海油田共与600多家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为环渤海以及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渤海石油管理局局长袁光宇介绍,渤海油田已经提出了2015年上产3500万吨、2020年上产4000万吨并稳产十年的目标,建立一个‘清洁、和谐、可持续’的渤海油田。渤海油田的持续发展为国家贡献能源的同时也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培养了扎实的人才队伍,为海洋强国战略迈向远海、深海石油能源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正努力将油田整体发展纳入中国和环渤海经济体系中,探索与渔业等其他海洋产业合作互利的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渤油梦’在‘中国梦’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关键字:   海上油气田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